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泮托拉唑钠
中文名称:泮托拉唑钠
中文同义词:5-二氟甲氧基-2-[(3,4-二甲氧基-2-吡啶基)甲基]亚硫酰基-1H-苯骈咪唑钠盐;泮托拉唑钠;丁烯磷;巴毒磷;潘托拉唑钠;泮托拉唑钠盐;潘托拉唑钠及中间体;潘多拉唑钠盐
英文名称:5-(Difluoromethoxy)-2-(((3,4-dimethoxy-2-pyridinyl)methyl) sulfinyl)-1H-benzimidazole sodium
英文同义词:5-(DIFLUOROMETHOXY)-2-[[(3,4-DIMETHOXY-2-PYRIDINYL)METHYL]SULFINYL]-1H-BENZIMIDAZOLE;5-(difluoromethoxy)-2-(((3,4-dimethoxy-2-pyridinyl)methyl) sulfinyl)-1h-benzimidazole sodium;EUPANTOL;PANTOPRAZOLE SODIUM;PANTOPRAZOLE, SODIUM SALT;PANTECTA;PANTOZOL;1h-benzimidazole,5-(difluoromethoxy)-2-(((3,4-dimethoxy-2-pyridinyl)methyl)sul
CAS号: 138786-67-1
分子式:C16H14F2N3NaO4S
分子量:405.35
包装:25KG/纸板桶
含量:99%
外观:白色粉状
熔点 199-202°C
储存条件 -20°C
相关类别: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;Antibiotic Explorer;Inhibitors;Intermediates & Fine Chemicals;Pharmaceuticals;医药与生物化工;原料药;消化系统药物;Pantoprazole;Aromatics;Heterocycles;Sulfur & Selenium Compounds;其他科研原料药
Mol文件:138786-67-1.mol
抗酸药及抗溃疡药 泮托拉唑钠又称潘托拉唑钠、诺森、潘美路、潘妥洛克,是一种抗消化性溃疡及制酸、解痉药,临床上主要用于酸相关性疾病治疗,如十二指肠溃疡、胃溃疡、反流性食管炎、急性胃黏膜病变复合性溃疡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,卓-艾综合征,急性胰腺炎和应激性溃疡。
药理作用 本品通过特异性地作用于胃粘膜壁细胞,降低壁细胞中的H+-K+-ATP酶的活性,从而抑制胃酸的分泌。与奥美拉唑相比,泮托拉唑钠对细胞色素P450酶的抑制作用较弱。
泮托拉唑钠和奥美拉唑、兰索拉唑都是胃壁细胞质子泵抑制剂,在中性和弱酸性条件下相对稳定,在强酸性条件下迅速活化,其pH依赖的活化特性,使其对H+、K+-ATP酶的作用具有更好的选择性。
药代动力学 本品口服后吸收迅速、完全,单次口服40mg后2~3小时左右即可达血药浓度峰值,其口服制剂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77%,泮托拉唑钠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8%,主要在肝脏代谢为去甲基泮托拉唑硫酸酯。半衰期1小时左右,去甲基泮托拉唑硫酸酯的半衰期1~5小时。80%的代谢产物通过肾脏排出,其余经胆汁进入粪便排出。
药物相互作用 泮托拉唑钠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小,与奥美拉唑相比,对细胞色素P450系统作用小,不影响安定的作用时间,与口服避孕药、地高辛、华法林、苯妥英钠或茶碱无明显相互作用。
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偶见头晕、失眠、嗜睡、恶心、腹泻、便秘、皮疹和肌肉疼痛,大剂量使用可出现心律失常、氨基转移酶升高、肾功能改变、粒细胞减少。肝、肾功能不全者及儿童慎用。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禁用。
用途 抗酸药及抗溃疡药,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。
用途 抗酸药及抗溃疡药,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
价格 2200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