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千屈菜提取物(lythrum salucaria)
千屈菜别名:败毒草、败毒莲、蜈蚣草、对叶莲。对叶草,铁鞭角,垛子草,水柳。生于沼泽边,水旁湿地。产于内蒙呼伦贝尔盟、牙克石市,扎兰屯市、鄂伦春自治旗及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。主要成份提取成份千屈菜甙。主要功能:有清热解毒、凉血止血,破瘀通经的功能
药用,治肠炎、痢疾、便血;外用于外伤出血。[1]
【性能】苦,寒。归大肠经。清热,凉血,收敛,止泻。
千屈菜
千屈菜
【应用】治痢疾,崩漏,吐血,外伤出血,疮疡溃烂等。[6]
①治泄泻,痢疾,便血,血崩。煎服:6~12克。
②治外伤出血,研末外敷。本品含千屈菜甙、没食子酸鞣质与胆碱、光千屈菜碱、光千屈菜定碱、光千屈菜胺等多种生物碱。花尚含牡荆素等。煎剂在体外能抑制葡萄球菌、伤寒杆菌等,对痢疾杆菌尤为敏感。对离体肠管有解痉作用。根煎剂用于慢性痢疾作为收敛或缓和剂。[7]
中国传统医药学认为,千屈菜全草性味苦,寒。有清热,凉血等功用。可治疗痢疾、溃疡、血崩等症。有抗菌等功用。
动物试验证明,千屈菜有降血糖作用。提取物还能降低血清TG的含量,提高FFA的水平。[5]
药理作用
1、抗菌作用,生药(全株)煎剂能抑制葡萄球菌及大肠-伤寒杆菌属的生长;痢疾杆菌尤为敏感。
2、对血压的影响:牡丹素(vitexin)0.05-10.0mg/kg静脉注射对麻醉大